民革人物  
民革人物
市委动态  
“粽”情“粽”义 爱暖夕...
民革蚌埠市安徽财经大学支部召开...
民革蚌埠市禹会总支召开“凝心铸...
民革蚌埠市禹会总支开展“浓情端...
民革蚌埠市教育一支部召开支部工...
民革蚌埠市文体支部开展“走进非...
便民服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民革人物  
庆祝蚌埠民革成立70周年民革党员事迹展播(七)——蚌埠民革党员李东
日期:2020年8月25日 浏览[40474]

追逐第三种光芒的人

“上天赐予人类第一种光芒——阳光,人类又创造了第二种光芒——灯光,然而这两种光芒从来就不足以照耀和温暖人类生活的全部,所以,我渴望第三种光芒——道德意志之光”李东说。

李东,蚌埠民革党员,现任蚌埠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市政协委员、市人民监督员、市工商联常委。

      身残不落志

1970年严冬,李东出生在安徽一个农村家庭,他七个月大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并落下左腿残疾。因为残疾,酷爱读书的他与大学校园失之交臂;因为残疾,招干考试成绩优异的他,面试时被拒之门外;因为残疾,在批发站送货谋生的他,1997年首批接到下岗通知书。残疾给他带来苦难,也带来坚强和坦然。

1989年,李东在贸易公司做送货员时每天踏着三轮车风里来雨里去,繁重的体力活让他感到的不是疲惫,而是对自己无法预见的未来得担忧。面对现实,他冷静地思考这个时代发展的态势,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健康承受能力,决定走外语自学成才这条道路。

意大利语清新温柔,法语优雅悦耳……他觉得学习语言是美的享受。为了激励自己,他在自己的床头挂着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外语自学上,把所有的工资也都用来购买各类书籍和外语磁带上。听到哪位外语老师教的好,便登门拜师求以指教,听到哪儿出版了一本好的外语工具书,便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它买到手,寒暑不误,专心攻读。就这样,他十几年如一日,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经过刻苦学习,不仅掌握了英、日、法、俄、德、韩、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九门外语,而且还能够从事文学、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门类的创作和新闻写作,此外他还涉猎了教育学、经济学、哲学、戏剧、法律等学科的学习,他体会到了知识给他带来的其他任何别东西都无法比拟的乐趣。

开办外语研究培训中心

1998年初,在有关部门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下,他开办了“李东外语研究培训中心”,这使他的理想和实践有了初步的接轨。由于他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灵活多样、重在实用”的教学方法,吸引了大量的学员。为了使自己的外语教学道路可持续下去,他“三更灯火五更鸡”刻苦钻研教研教法,不断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迄今为止,他已培训学员3000多名,其中有200多位学员已去17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深造,有的学员经过培训后顺利通过了中考、高考、大学四、六级、雅思、托福、高教自学、GRE、BEC等各类外语考试,有的学员还被应聘到全国各地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

义务开通全国第一条“振兴中华读书热线”

李东知道,推动这个社会往前走的力量,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财富。要改变社会,推动社会,知识和财富这两样都很重要。通过与下岗兄弟姐妹们的交往,他深深感觉到文化素质偏低是不少下岗职工,尤其是下岗青工难以顺利实现再就业的“拦路虎”,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只会简单的“体力活”。 经过思考,1997年春节过后,他决定将自家的电话向社会公布,在全国开通了第一条“振兴中华读书热线”,并在《新安晚报》头版发布。他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下岗兄弟:只有读书,只有充电,才能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他每晚都会在家中接听热线,并就读书的内容、感想等与他们进行交流。短短几周内,他就接听电话800多次,打来电话的有残疾人、下岗青工、大中专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和公务员等。对全国各地打来长途电话的人们,他都认真倾听,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对他们再就业的途径和方法提出自己的建议。开通热线至今,他义务帮助本市1500多位下岗人员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2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着这条“读书热线”,通过他的“现身说法”,许多人由此对生活有了一番新的思考。“读书热线”也成为人们的“心灵热线”。

       义务创办全市第一家“私人图书馆”

李东酷爱读书,平日以读书为乐。但是,他觉得独乐不如众乐,在他开通“振兴中华读书热线”后不久,他就想自己办个“私人图书馆”,这样既能读书交友,又能帮助更多的人读到好书。经过多方努力,2000年元旦,他正式把自己拥有的上万卷藏书的书房改成“私人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他还购置了电脑、打印机、音响、数码相机、扫描仪、空调等设备,无偿地为本市各界喜欢读书的朋友们提供查询、借阅服务,此外他还订阅了30多种报刊杂志供读者阅览。自他创办“私人图书馆”至今,他还陆续向各级残联机构、社区、学校和个人无偿捐赠图书12000多册。

20年来,李东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私人图书馆”,坚持为读者无偿提供查询、借阅服务。李东创办的“图书馆”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他所在街道和社区的居民无所不知,每天来阅读和借阅的居民络绎不绝,广大居民对他的善举赞不绝口。此外,他还利用他的“图书馆”不定期地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和知识讲座,其中有600多位居民从中受益。同时,他还把他的义务培训延伸至社会。为了增强中小学生对无声世界的了解,增进他们与听障小朋友的沟通,加强对中国手语的推广和普及,他经常深入到中小学,为孩子们教授别开生面的“中国手语”课。他还为铁路、公路等服务窗口一线的列车员和乘务员义务举办英语口语和中国手语讲座,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014年2月,他被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授予安徽省首届“书香之家”荣誉称号。

      义务举办千场励志报告会”

2013年起,李东决定举办“千场励志报告会”,他深入学校、机关、企业和人民团体,以自己亲身经历和对人生、社会的感悟作励志报告,至今已达1000多场,二十多万受众聆听了他的励志演讲。为了帮助服刑人员积极改造,李东还多次走进蚌埠监狱、合肥蜀山监狱等省内多家监狱,作人生励志精彩演讲,并对家庭困难的服刑人员开展爱心帮教和资助活动。

“我要继续下去,千场报告会完成后,我立志再作万场报告会,直到走完我的人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认为励志报告会就是在诠释着我的人生,我就想去做这个事,就想去做一个光体,哪怕是照耀一个人,我也觉得是有意义的。”李东说。

    关注民生 积极参政议政

一枝一叶总关情,李东作为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以及民革党员,他始终把民生问题看作自己的使命。多年来,他撰写了有关各类民生问题的社情民意达150多件,其中19件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12件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40多件被省、市政协采用,有的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他曾连续五年被市政协评为“反映社情民意先进个人”。2012年1月,蚌埠市政协为他颁发 “特殊贡献奖”,并授予他“优秀政协委员”荣誉称号,2013年12月,他被市政协推荐为蚌埠市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

大爱无疆志愿捐献遗体(角膜)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还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希望我能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几年前,李东偶然得知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可以帮助他人延续生命,当时就萌发了进行遗体捐献登记的想法。“做这个决定不是我心血来潮,而是我思考之后做出的。”这个愿望一直盘桓在李东的心头。2016年,在得到家人的同意后,李东立刻联系了蚌埠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表达了内心的想法。别人问他愿意捐献遗体器官、还是眼角膜时,李东没有任何犹豫,坚定地说:“全捐!只要有用就全捐。”2016年8月7日,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李东郑重签下了志愿捐献遗体(角膜)登记表 。

有人感慨时运不济,命途坎坷;有人披荆斩棘立足于一方天地;有的人却像一束光,照亮亦温暖了这个世界。李东,就是那第三种光芒。

李东,先后被中央有关部门、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单位和民革安徽省委授予“全国百名最美志愿者”、“全国书香之家”、“中国好人”、“省道德模范”、“省劳动模范”、“省自强模范”、“月评十佳”江淮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典型、2015年度“省十佳志愿者”、“省十大青年兴业领头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先后被中共蚌埠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授予“蚌埠市劳动模范”、“蚌埠市十大杰出青年”、“蚌埠市政协特殊贡献奖”和“民主党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乐善好施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安徽日报》、《羊城晚报》、《团结报》等50多家新闻媒体多次报道。(黎婉君)


  打印 | 收藏 | 关闭
 
安徽省蚌埠市胜利中路41号   邮编:233000     电话:0552-7165559      E-mail:bbmgxcb@163.com     网站编号:皖ICP备13018902号-1
Copyright 2013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蚌埠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